高中一年级作文 | 高中二年级作文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高考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赏析 | 高考作文指导 | 高中话题作文
高中议论文作文 | 高中说明文作文 | 高中应用文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论高考优秀作文对中学生作文的负面影响

2013-06-16 01:04
导读:高考作文指导范文,论高考优秀作文对中学生作文的负面影响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作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论高考优秀作文对中学生作文的负面影响

王光强 

每年高考改卷一结束,各省的优秀作文就纷纷在各种传媒上“登台亮相”,有的甚至改卷还未结束,就在网络上登出来。这些优秀作文,不仅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更会受到在校学生的“青睐”,他们会把这些优秀作文,当作法宝,刻意模仿,以便来日在高考的竞争中夺得高分。由于学生在学习模仿这些优秀作文时,缺少“拿来主义”的眼光,往往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上语文教师不能一分为二地分析其不足的一面,因此,这些优秀作文对学生作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选材的古代化的趋之若鹜
     语文教材中的取材古代的优秀文章也不少,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刘征的《庄周买水》等,这些文章虽取材古代,但说的是现代的事,它们共同遵守“古为今用”法则。1999年以来,不少考生选择古代的内容,如,2001高考满分作文《题乌江亭》,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2003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2005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等。在高考优秀文中,有几篇能遵守“古为今用”的法则,有的只是对古代的某些人物形象比较熟悉,再加上一些想象,算是与主题取舍得当,只是博得阅卷者的好感罢了。我不知这优秀是怎样评的,那是玩文字游戏,至少与“古为今用”法则一项相去甚远。既然如此,许多中学生认为写这类作文那么好得分,对古代内容只要了解一二,就滥用古代材料,胡编一番,毫无新意;甚至发现不少学生对古代材料并不太熟悉,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出现笑话连篇。

中国大学排名


  2.编故事的虚幻化粉墨登场

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显而易见,这个话题本身就要求考生进行虚构,这几年许多高考优秀作文存在严重虚构现象,2000年湖北考生《“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2002年江苏的《唐伯虎之梦》。2003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再加上如《还珠格格》《穿越时空的爱恋》等虚构影视的影响,虚幻的作文粉墨登场。在批阅作文时,我发现不少学生都喜欢逃避现实生活,不愿说真话,不愿打开自己的心扉,而喜欢随意虚构,有的还显得非常荒诞,真是令人费解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异样文体的眼花缭乱
  特殊的体裁的高考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如话剧、书信、日记、童话、寓言、诗歌、小小说等体裁。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奇怪”的文体,如实验报告、忏悔书、辩论稿、谈访录、病历诊断书、手记、问答题、网络主页设计录、数学证明题等。如:2000年的《四幕剧》2001年四川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一份心灵测试的答卷》2002年的百元钞票的自述(寓言)2005年福建的《两份病危通知单》阅卷老师之所以青睐这些文章,重要是因为它们文体的特殊性。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一份心灵测试的答卷》几乎找不到一个好词语、内容也单一的要命。既然阅卷都看好这样的文体,那么学生对文体亲睐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平时批阅作文时,我发现有许多诸如《某某某的病历诊断书》、《一道数学证明题》、《实验报告》之类的文章,异样文体眼花缭乱,让人哭笑不得。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语言的复古化死灰复燃
  2001年《赤免之死》文言文获得了满分,加上每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又频频出现了文言文,如:2004年北京耿亮用文言写《转折》,2005年江苏高考文言优秀作文:善始之论》,于是中学校园内就很快刮起了“文言”旋风。在批阅作文时,发现许多学生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章,并不符合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只是加上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虚词而己。用文言文写作需要有较好的文言文功底以及较长时间的写作实践,并不是想写就可以写好的。应该说,当代人用文言文写文章是一种倒退,它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更难表达真情实感,这种死灰复燃现象要杀住。

5.盲目创新挺身走险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几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增加了发展等级分,就是鼓励个性,提倡创新。2001年四川一考生写的《潘金莲的选择》,几经周遭,最终被评为一类卷。由于这样的文章被评为优秀,因此,大家就有样可学,有形可仿,于是,另类文章频频出现,盲目创新,甚至越过起码的道德底线也不要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盲目创新挺身走险。但创新是有标准的,像《潘金莲的选择》这样“劫后余生”的情况毕竟不多,大部分考生的“怪作文”,都会在阅卷老师的笔下“折戟沉沙”

高考评定分数规则和高考优秀作文的出台是相联系的,学生为了来日在考试的竞争中夺得高分的模仿也无可厚非,面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推进,我们语文老师怎样在高考优秀作文的负作用下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在模仿上求创新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古人在谈到模仿时用“偷其唏”、“偷其意”、“偷其气”来区分其模仿水平的高下,只有“偷其气”才是一种了无痕迹的高水平,这种偷法可以说是一种化用,是一种推陈出新,是一种创造。就如:鲁迅的《药》是模仿俄国的屠格涅夫干粗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一样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他人长处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优势,不要一味盲目要模仿别人,模仿他人的文章,更不要“东施效颦”的机械性的模仿他人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只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关于取舍,就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古代的材料进行情节虚构呢?如果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事情,写起来会更加有激情,感情也会更加真挚。再如许多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也都是作文的好材料,如两岸的关系,飞船的发射,奥运会的申办,贪官的惩处,“非典”的防治,煤矿的倒塌等等。
  3.积累语言基本功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思想只有穿上华丽的语言外衣,才能引人注目。而语言是一种硬功夫,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话题作文不在审题方面设置难度,而让考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文学才能,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取向。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要使文章有文采,必须要有丰富的词汇,有灵活运用的修辞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捡好芝麻,再煎芝麻饼。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引导学生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
  中学生的作文应该以凸现特色为主,而不是以创新为主。当然,特色也罢,创新也罢,不仅要吸收现代文章的精华,还要尽量吸收古代文章的优点,这样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为文无定法,但有定式,无规矩不成方圆。创新也得遵从写作的一般规律,不能胡来乱来。作文必须“符合四项要求”:一是要符合文体的要求,千万不要将两种甚至三种体裁“杂交”在一起;二是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千万不要让人一看就觉得你是在胡编乱造;三是要符合科学规律,一些想象性的东西,千万不要违反科学的一般常识;四是要符合审美观念,千万不要为了标新立异,就故意不分美丑,颠倒黑白,甚至践踏伦理道德。

    上一篇:高分复读能储备来年状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