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首页初中作文寒假作文写人作文写景作文英语作文想象作文抒情作文议论文说明文单元作文科幻作文诗歌词赋写作素材 小学作文高中作文暑假作文写事作文写物作文节日作文话题作文描写作文记述文应用文毕业作文散文随笔日记游记写作指导 |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对于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上游以防为主,中游防治中结合、以治为主,采取封山育林、营造水源涵养林,陡坡耕地退林还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对于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及旱农区采取扩大林草比重、片林和乔灌草结合固定流沙等措施,在干旱地带沙质荒漠边缘的绿洲地区营造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并在绿洲边缘设置沙障。
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管理体系。鉴于我国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治理的现状是边治理,边退化,退化大于治理的现状,因此建立适宜的草原生态系统持续利用体系,是遏制草原退化、恢复退化草原,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在草地资源不足时,轮牧连续放牧有较大的优势,且对于同样的载畜水平,短时高强度放牧比长时间低强度放牧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然而适宜的草原利用体系随不同草原类型而异。阐明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及其载畜能力、不同放牧方式和季节对草原草畜土系统的影响、草原植物生产力与家畜放牧强度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等,是制定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措施的基础。同时,草原地区土地经营等体制的优化则是在更高尺度上实行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的策略。
地球的生态资源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大体是两类因素引起的。一类是来自生态资源之间或生态资源内部的相互作用(如各种灾变);一类是来自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前一类作用引起的变化,通常是正常的自然变化过程。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正面效应,即促使的效应,又可以表现为负面效应,即导致其退化的效应,也可以理解为生态破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人的一些行为在短时期内看似有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对生态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应依据两条原则进行判断:①是否有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②是否有利于人类所依赖的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演进。
土地退化是困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土严重流失、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最终彻底丧失功能,变成戈壁、流沙或劣地。土地严重退化对环境的反馈作用使生态环境全面恶化,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恶化,牧、农、林经济的落后,贫困和文化落后等一连串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既要改善环境质量,又要保持经济增长水平,这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西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这一对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一面是经济落后,人民贫困,发展速度滞后;一面是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严重。这些又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是一对矛盾,从长远看可以达到协调和统一,但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却是矛盾的。如果优先发展经济,势必会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反过来如果优先保护环境,又不得不相应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毫无疑问要放在第一位。不过应该认识到,发展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发展只有使人民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而且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的协调是可持续性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社会人均福利持续提高。因此。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放到第一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