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观后感(2)
2013-05-18 01:51
导读:问题在于,瓦伦丁真的可以代表伟大的电影艺术么?显然不是。从一开始到最后,所有的片中片都是再通俗不过的商业电影。艺术家看起来简直是讽刺。从
问题在于,瓦伦丁真的可以代表“伟大的电影艺术”么?显然不是。从一开始到最后,所有的片中片都是再通俗不过的商业电影。“艺术家”看起来简直是讽刺。从这个角度看简直在说“过时的就是艺术”。如今谈古典好莱坞,谈到的那些都是最优秀的电影。这里面还有个命名机制的问题。而如瓦伦汀这样的演员,不知有几部能名列其中。
5、而联系颁奖季其他几部影片就很有趣了。[后裔]是一个单亲家庭,父女之家关系修复的故事,母亲,或女人,为自己的出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很有意味的是,当她成为骨灰之后,竟然难得地拥有了视点(克鲁尼扮演的马特在船上捧着骨灰的那个反打镜头,以及水下的镜头)。与[盗梦空间]和[在云端]类似,如果这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艺术家]显然与之有别。而magasa谈到的那个有趣的观点,[午夜巴黎]和[雨果]都是美国大导演跑到欧洲去歌颂“欧洲传统”(尽管我以为[午夜巴黎]根本不是欧洲传统,但起码是一个表象上的欧洲),[艺术家]反而是法国人来为古典好莱坞唱赞歌,这个悖反实在太有趣了。三部影片都主打怀旧牌,而且无一例外,选择的都是冷战之前的年代。这似乎说明了某些问题。如我前文指出,[艺术家]显然联系着金融海啸之后的世界状况,我想真正说明问题的是戛纳的奖项归属:更为美国主流价值(修复的是经历六十年代的父子关系)的[生命之树]拿了大奖,不管是不是主席票,但它说明某种法国或者欧洲内部的“美国情结”,更何况这确乎是部艺术片,戛纳也向来喜欢表彰好莱坞体制内的“他者”;[艺术家]则仅仅收获影帝,而它在美国的好评度甚至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尽管它与美国主流叙事仍有这样那样的微妙差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所以我想,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强大的怀旧力量,即使观众们没有看过什么默片,但是他们可以去想象默片,正如[午夜巴黎]去想象20年代。而这部影片实在太过讨巧,甚至可以说是乖巧,一如其中那只小狗(其实cos的不是丁丁而是19XX年的默片[义犬救主]啦)。默片确实是个很好的噱头,不过应该只此一次,不可模仿。
但愿[艺术家]拿下最佳影片的同时,把最佳导演和影帝都让出来吧。允许学院评委们怀一下旧(我真想看[雨果]啊),不过适可而止吧。
————————————————————
今年的奥斯卡季有趣儿,竟有两部拼着比着向电影史致敬的作品。好莱坞的老马丁(martin scorsese)用《雨果》(hugo)向法国先驱电影艺术家乔治•梅里埃(george méliès)致敬;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则用《艺术家》(the artist)向好莱坞片场与默片时代致敬。这敬来敬去的,怎么也有一部该投奥斯卡的胃口,难怪双双提名。
我不喜欢《雨果》,因为它除了强大的技术效果和致敬心态外,在电影故事的构建与完成上却十分粗糙。《艺术家》除了采取默片的视觉表现方式独树一帜外,情节本身说来也乏善可陈,但与《雨果》不同的是它在小细节小桥段上的巧思妙想,种种视觉小品时常看得人会心一笑。比如仰慕默片明星乔治•瓦伦丁的女演员佩皮偷偷潜入乔治化妆室一节,佩皮抱着乔治挂在衣帽架上的西装外套花痴万分,干脆把一条胳膊伸进袖管假扮乔治抱住自己,左挑右逗,女丑形态毕露,引得全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