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考”改了什么
2013-03-30 01:24
导读:高考作文指导范文,美国“高考”改了什么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作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更多内容请访问: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 推荐:
】 更多内容请访问: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 推荐: 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发布 · 2006年
高考复习全程指导 · 《艺术院校(专业)报考须知》 · 2006高考大纲修订说明(非正式版) · 27所院校06艺术类招生咨询实录 · 2006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 高考资源 高考专题 高考祝福 高考免费电子周刊 有奖订阅说明 往期回顾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高校总在寻觅适合自己的生源,学生总想进入自己喜欢的高校。高考或类似的考试就这样产生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比如,高考或类似的考试怎样全面、客观地测出学生的能力,为高校招生提供可靠的依据?高考如何才能促进教育改革?怎样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这些几乎成为大家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策划、组织了有关国家高考、招生等方面的文章,愿读者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编者 25分钟以手写方式写成一篇作文,学生说这是一场噩梦。考试项目增多,补习之风可能愈演愈烈。近日,美国大幅度改革了“高考”(SAT),引发各界争论。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考试更好地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大学在录取新生过程中,可以把“高考”成绩作为学生高中学习记录的重要补充。美国“高考”当前的改革思路对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美国人的“高考”叫“SAT”(ScholasticAssessmentTests,一般翻译为“学术评估考试”)。在美国,这一考试像中国的高考那样“深入人心”。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只要能得满分,就会大大增加进入哈佛大学等名校的机会。 多年来,随着社会上和教育界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理事会终于在2002年6月27日宣布,进行此项考试自1926年创办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并规定,自2006年起,所有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以新版“高考”成绩为准。 2005年3月12日,33万名美国高中生参加了首次新“高考”,正式宣告旧的“高考”成为历史。4月11日,参加新“高考”首考的学生拿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成绩。 但是,新“高考”是否解决了旧“高考”存在的问题?各界又是怎么看待这次考试改革的? 目的是更好地反映高中所学 根据大学理事会网站公布的材料及考试补习机构“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Review)网站消息,“高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变: 1.新“高考”由原来两部分变为三部分(语文、写作、数学),每部分评分为200至800分,总分由原来的1600分变为2400分(均为标准分)。 2.考试时间由3小时增为3小时45分钟。3.语文部分更名为“重点阅读”,测试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出问题的方式增多,共48个问题和19道完成句子题。增加更多短文,内容涵盖科学、历史和文学等各种科目。 4.新增写作部分,包括论述作文和仿照目前“高考”II写作测验的49道多项选择题,以测验学生的语法、用词和搭配能力。作文由两名阅卷人员评分后发布到网站上,供日后大学招生人员了解学生真实的写作及思考能力。 5.数学部分难度增加,更加注重测试高等数学,增加代数II、函数、复数分解及统计;题量减少,共44道多项选择题和10道填空题。 6.报考费用变为41.5美元,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仍可以申请免费。 新“高考”一经推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大学理事会认为,“高考”一直跟踪课堂教学,并已多次改革。最近的一次是在1994年,当时删去了回答反义词部分,增加了长段落阅读,并增加了可有多种答案的数学题,同时允许带计算器进入考场。言外之意,此次改革也属正常。 大学理事会认为,此次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考试更好地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把写作纳入考试,是因为写作对于学生在大学、乃至更远的将来取得成功非常重要。新的考试同样反映了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大学在录取新生的过程中,可以把“高考”成绩作为学生高中学习记录的重要补充。 综合看来,对新“高考”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作文考试的效用与考试公平。 作文能否作为科学录取依据 这次改革的重点包括提高数学难度,在语文测试中强调词汇、文法及阅读能力,新增语法及搭配等多项选择题,延长考试时间等,但引起议论最多的是作文。它不仅是新增的一大部分,占1/3的分数,而且要求考生在25分钟内以手写方式写出一篇
议论文,以考查学生的文思结构及写作能力。许多学生形容这简直是“噩梦”。 由于今年是新考试实施的第一年,很多大学表示新旧成绩都承认。对如何看待新“高考”成绩,尽管大学理事会专门给各高校发了宣传手册,对如何认定新“高考”成绩作出说明,但各高校的看法还是不尽一致,尤其是写作部分。很多高校都表示,写作成绩仅供学校参考,而且至少要通过两、三年的观察才会成为影响录取的主要因素,也有的学校表示,会将语文部分与写作成绩对比,如果语文部分很好但作文分数不高,就有必要扩大其他部分成绩的参考比重。 当然,对新的改革,大学理事会也不乏支持者。早已将“高考”II成绩列为录取必要条件的加州大学及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系统,都表示将马上启用新“高考”成绩。密歇根大学本科招生
办公室主任泰德·斯本瑟认为,新增的作文测试给大学招生提供了新的衡量尺度。大学理事会主席加斯顿·卡本特恩及当年大力推动改革的加州大学总校长理查德·艾特肯森都表示,有点压力是适当的,而且将会改善现在高中教学不重视写作等问题。将来,大学招生人员可从网上看到学生“高考”中实际的作文,这总比现在由学生交到学校的经人修改、润色的文章更能真实体现学生实力。但也有人表示,新增的写作测试虽然会潜移默化地改变高中的课堂教学,促使学校加强写作教学,他们同时也担心,这样的考试会使考生的写作方式僵化,束缚其创造与想象空间。看来,要借写作考试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并不容易。 能否消除考试补习 根据一家名为KaplanTestPrep的补习机构的统计,新考试方案公布以后,参加补习的学生人数增加了78%,尽管加强了备考,许多考生对考试还是感到心里没底。“普林斯顿评论”副总裁安迪·路兹就直言批评此次考试改革,他说,大学理事会所谓的改革做的全是表面功夫,数学及语文部分几乎是原来“高考”的翻版;至于新增加的写作部分,大学理事会去年在《大西洋月刊》中所列的范例和评分标准不够明确。 从“高考”本身看,旧“高考”受到批评最多的是过于注重智力方面的测试,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在学习中所克服的困难及其学习效果。这样,中产以上阶层家庭的子女可以通过参加付费课程及补习班加强应试练习而取得高分。而穷人及少数
民族学生则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补习费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改革后的新考试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考试项目增多,学生的压力更大,参加补习的情形恐怕会更严重,因此,富家子弟更容易取得高分。有些专家认为,新考试不仅没有解决其固有问题,反而更容易通过应试训练获得成功,使问题继续恶化,更不利于少数民族及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公平考试网”认为,增加作文考试无疑会更加拉大非
英语背景的学生与英语背景学生的差距。 多年来一直反对此项考试的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表示:金钱买来好成绩。也有人认为,与其零敲碎打地改变“高考”,不如釜底抽薪地去改革大学的招生程序,这样更能彻底解决现存种族及收入差距与进入大学学习之间的矛盾。 4月11日,新“高考”成绩公布,107名考生获得了满分。据美国有线新闻网4月13日报道,加州一家补习班的校长说,他的许多学生收到成绩后对自己的作文成绩之高感到十分惊奇,其中一个在家讲中文的学生,原以为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好,结果作文得了满分。 不管怎样,新“高考”已经隆重登场。学生、教师、高中、大学可能会不得不接受它的到来。也许,会像大学理事会所说,这项考试并没有变难,它只是与以往不同而已。(作者单位为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编译自美国大学理事会、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平考试网和美国有线新闻网等发布的信息) 背景资料 美国“高考”是由美国约4700所高等教育机构共同组成的美国大学理事会(服务美国的23000所高中和3500所大学),委托教育考试服务院(ETS)定期举办的世界性考试,作为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的参考条件之一。“高考”分为“高考”I和“高考”II两种,一般是指“高考”I。 “高考”I主要测试学生的英文程度及数学推理能力,英文满分800分,数学满分800分,写作满分800分,总分为2400分。“高考”II主要测试考生在某一学科的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共有英文、写作、文学、数学、生物、
化学、语言及听力测验等22个学科,考生每次最多报考3科。 由于美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还有一个规模略小的ACT考试)是美国唯一的全国性考试,其成绩被多数大学用作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高中、不同评分制度的标准。 “高考”在2005至2006学年举行7次(第一学期3次,第二学期4次)。